被问到在拍电影的过程中最看中什么?
张大磊回答:情感。
这是一场关于过去的白日梦。
虽然 3 月大片云集,我们关注了很久、也期待了很久的,却是一部低成本国产片。
它就是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 张大磊导演的《八月》。
虽然发生在一个比较动荡的时间点,但《八月》并没有把社会变革作为讨论重点,而是把关注点放在情绪上。
片名以前叫《昙花》,昙花是电影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具,象征着美好稍纵即逝,也可能象征着下一次期待。
但拍完之后,导演拿掉了关于昙花的节点,不想让它有太明确的作用,太实,于是有了《八月》这个模糊的名字。
影片以晓雷作为切入点,观察他周围的人与事,从始至终弥漫着一种对过去的审视和缅怀。
这种观察很安静,也很孤独。它是伤感的,同时也是灿烂的。
《八月》是一部非常“私人”的作者电影,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样充满私人情绪。
电影以一种写意和留白的方式,给予观众充分的品味空间。一方面,影片的细节无处不指向 90 年代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却没有明确的地域感,也有南方的观众看出了自己家庭的样子,看五遍哭五遍。
甚至有一位二三十岁的女性看完电影后说:“我十岁就离开了中国,看到你的片子想起了小时候。”
在东京电影节展映的时候,小津安二郎的侄女看得偷偷抹泪,老奶奶主动拿出纸笔写下镰仓的一个地址,推荐导演光顾,因为那里曾是小津导演最喜欢的餐馆。
与片中“晓雷”的设定一样,张大磊出生于 1982 年的呼和浩特,从小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父亲是电影厂的剪辑师。
小时候,看电影是院里孩子饭后、写完作业后唯一能干的事情,他们看电影也从不花钱。
在电影厂的“标准放映厅”,大磊 5 岁时就看了《2001 太空漫游》《超人》《鳄鱼邓迪》这些外国片。当时这些片子都是“内参片”,只有电影厂内部的人可以看。
大磊家里也有各种录像带,像 《出租车司机》、《天堂电影院》、《本能》,当时看不懂,但他爱看。
《八月》里的爸爸也爱看《出租车司机》
虽然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拍电影却并不是大磊小时候的梦想。最开始他想当足球运动员,然后想考北大,后来迷上《黄飞鸿》,又想学李连杰成龙,成为武打明星。
青春期迷上摇滚乐,与朋友组建了一只 Grunge 风格的摇滚乐队,因为太喜欢,甚至高一就辍学。那时候的大磊相当叛逆,为了逃离父母,跑去俄罗斯考音乐学院。
《八月》电影发布会被摇滚青年张大磊变成了演唱会
然而考上之后,他却觉得那里的氛围太严肃,不适合自己 “进出的人全是穿西装、打领带,对人都是彬彬有礼的,我就有点受不了。”
但去都去了,总得学点什么吧。当时他正好看了很多电影,特别是受到岩井俊二《燕尾蝶》的影响,于是就去了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
留学的前两年,张大磊开始恶补电影,追求先锋,专挑晦涩的看,觉得好懂的太肤浅。直到看了法国新浪潮导演弗朗索瓦 · 特吕弗的《四百击》,才明白电影也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一定得一味追求深刻。
《四百击》也是对大磊影响最大的电影,《八月》与它一样,都是讲的孩子的故事。而大磊本人的微博名,叫特磊弗。
大磊说,《八月》就像是一道坎,跨不过去,他就无法继续下一步。
拍摄《八月》的契机,源自他从俄罗斯回国两年之后。在圣彼得堡学电影的时候,大磊特别天真,完全没考虑过市场的问题。
他的父亲告诉他,你喜欢的电影太学术了,给谁看啊?没人会给你出钱。他不以为然,“拍电影是我自己的事儿,哪儿还要别人投钱。”他认为只要拍出来肯定就会有人看,哪怕只有一个也好。
张大磊在《八月》活动现场画分镜
然后回国之后,国内制作电影的流程却让他非常不适应。迷茫时期,他回到了老家,那是 2008 年 8 月 15 日,他记得特别清楚。
他在姥姥家吃完中饭之后,坐在院子里突然感觉特别静,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能听见很细微的声音。这种感觉已经遗失了很久了,突然一下子,他就明白了自己想要拍什么。
再加上大磊本身对 90 年代的事情记得特别清楚。90 年代有只属于 90 年代的生活,特殊的质感,而对近期的事情,他却不是很关心。
过去的事情在他的表达欲望里,排在最上层。如果这个不翻开,很难进行后面的创作。
片场
想法是有了,电影的拍摄却相当不容易。从 08 年开始,以日记的方式书写,直到 2012 年,大磊才完成剧本第一稿。然后找投资又频频受挫,也遇到过一些偏向商业化的提议,但他始终认为那不是他要的东西。
这期间,他接过一些微电影的活,也做服务性的项目,为了赚钱,甚至拍婚庆短片(不过是有剧情的)。一方面养活自己,一方面也保持着创作的状态。然而,不去别的片场干活,刻意远离商业电影的标准化流程。
直到 2015 年,他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翻过这一篇,他没法儿往下走了。于是拿出自己的钱,父母的钱,还有亲戚朋友的钱,拼凑出不到 200 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背水一战”。
电影里的演员全是非专业演员。
晓雷的扮演者孔维一,是大磊朋友的同事家的孩子 , 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最佳新演员奖。
演父亲的张晨,是十几岁时和大磊一起玩摇滚的朋友。母亲的演员也是他朋友,大磊给她拍过一个结婚的短片。
对他来说,拍这个片子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为了做一个判断。他必须做一个决定,要坚持,还是离开。
很多人说,看《八月》想起了侯孝贤,想起了小津安二郎,想起了台湾新浪潮电影。
没错,大磊本人也承认,他是看着大师作品成长起来的,小津安二郎、侯孝贤、塔可夫斯基 、伯格曼(只有《野草莓》), 难免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影响。能把他跟大师比,其实他很高兴。
侯孝贤《童年往事》
但是,这种影响都是美学风格上的。真的要说致敬,只有一处,那就是最后舞厅那场戏,主角一行吃完火锅去舞厅跳舞,乐手在舞台上表演 ,整个舞厅呈现出比较伤感的调子。
那场戏是致敬的芬兰导演阿基 · 考里斯马基,他的片子里经常会有出现这种舞厅的场景,孤独感很强。
如果说《童年往事》里阿孝咕就是侯孝贤,但《八月》里的晓雷却不完全是张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