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日式料理的朋友,如果不知道日本美食界三大公认 " 食神 ",自诩吃货就勉强了。
这三个大神是:
[ 寿司之神 ] 小野二郎
[ 天妇罗之神 ] 早乙女哲哉
[ 鳗鱼之神 ] 金本兼次郎
能被称为 " 神 ",一定是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部纪录电影说的就是这个:
《和食双神:最后的约定》
和食 ふたりの神? 最後の?束
(中餐厨房操作台,料碗之多)
(日餐米其林三星厨房操作台,自行感受)
除了做饭,建筑也是如此:
(中式建筑,大气繁复,雕梁画柱)
(日式建筑,大多简洁质朴)
料理、建筑等各种不同,反映了两个民族的差异,乃至 " 儒 " 和 " 道 " 的区别。
" 儒 " 多被用于 " 进阶 "," 道 " 则多被用于 " 退藏 "。
" 道 " 如无粮野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儒家则进庙堂之高,修典章、分尊卑、建制度。
儒是加法,道却是做减法,越回归事物的本真越好,这也正是日式料理的 " 内在精神 " 吧,这也恰好是番茄酱心头好。
3. 一以贯之。
小野二郎 26 岁起做寿司学徒,早乙女哲哉 15 岁起做天妇罗,如今一位 91,一位 70。
本该颐养天年的两个老爷子依然步履不停,哪怕小野二郎已患有狭心症(缺血型心脏病)。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匠人?
不是每天被外界各种事情所吸引,今天炒股、明天炒房、后天融资。
不是每天急得不得了地寻求改变,今天转型、明天跨界、后天劈叉。
美国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说,他演奏的活 98% 都是工匠的活,他的理由是," 如果拉琴,你音都拉不准,还谈什么创作 "。
在各行各业苦恼无出身之路的职场苦逼们,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是否存在基本的音准问题呢。
这就和木匠把木头刨平,车工的误差不能超过几丝,外科大夫手术干净创面小缝合漂亮是一回事。
而这样的基本功训练,需要多年的心手合一才能做到。
我们现在轻基础,重创新,像这些美食大师把基本功练到炉火纯青,创新对他们来说是问题吗?那不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嘛。
离开基本功谈创新,不就是耍流氓吗?
这吓人的基本功成就惊人的技艺,惊人的技艺来自于日复一日的重复,一丝不苟的坚守。
"50 多年就干这一件事,你有没有觉得特别枯燥无聊,你有没有觉得时光很慢?" 高晓松采访早乙女哲哉时问到。
" 没有啊,我觉得很自然。我是贫苦人家出身,5 岁开始沿街卖报,15 岁学炸天妇罗,对我来说 50 年好像很快就过去了 ...... 我甚至没觉得日本这个社会有什么很大的变化 ......"
一个 70 岁的老人,经历了日本的战后萧条、振奋、崛起、衰退等各个时期,却说 " 我甚至没觉得日本这个社会有什么很大的变化。"
50 年的心无旁骛与专注,大抵如是了吧。
择一事,终一生,而不知老之将至。
匠人的世界??如此纯粹。
早乙女震惊于二郎的寿司每天都在进步,特别是那道醋渍小鳍鱼。
幸村纯,三星米其林餐厅主厨,从一星到三星从未换过菜单,同样被问 " 你改变吗?不然每天都做一样东西多无聊?"
幸村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小野二郎、早乙女哲哉、幸村纯,杰出的匠人们何其相似,从不追逐 " 轻浮 " 的改变,沿着一件事的纵轴不断精深下去,才是真正的改变。
影片结尾,说起自己的梦想,91 岁的二郎说:" 我的梦想是最后一刻在工作的时候倒下离开,人生最后一道寿司希望是醋渍小鳍鱼吧。"
" 要问来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还想做寿司人。"
老爷子的 " 梦想 " 终会实现,那也是所有匠人的梦想。
只是那个时候,还蛮让人难过的。
相关标签: 日本 美食 三星 米其林 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