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蔡甸这几年确实挺尴尬的,不仅GDP常年垫底,这几年也没啥大项目,而今年武汉四大副城新规划调整,蔡甸街、中法生态城也被踢出,只有常福还在里面。
同样是郊区,黄陂有临空经济区副城和长江新区副城,新洲有长江新区副城和双柳航天基地,江夏虽然也不在光谷副城内,但江夏工业发达,GDP高啊,就蔡甸GDP一直垫底,比隔壁汉川还差。
那么蔡甸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蔡甸一直在努力,只有找准方向,一样可以翻盘的。
经开南下,车谷辐射犹在
现在蔡甸变成武汉GDP最少的一个区,主要原因是蔡甸很大一片可用于开发的面积都在几十年前给到沌口了,受后官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余下可开发的黄金地段不多,加上汉阳区本来发展不是很好,就算蔡甸有意和汉阳融城,能承接的产业和人口也不多。
而经开主要是汽车产业,早期产业比较单一,不像光谷那样产业多样化且高度集中,并不能外溢很多产业给周边区域,导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蔡甸并不能像江夏那样受到国开区的照顾。而经开选择南下托管汉南区后,使得蔡甸能获得到的辐射更少,自然发展缓慢。
不过随着经开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经开相连的常福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在发展,常福依旧可以享受到车谷副城的辐射,如果经开和蔡甸关系能够进一步融洽,常福就有可能是下一个葛店,蔡甸还是可以抱经开大腿的。
两城引领,优化产业布局
当然抱大腿并不能带动整个蔡甸区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自己造血,而这一点蔡甸其实一直就很明确。
按照蔡甸的规划,未来蔡甸的发展方向是“两城引领”+“三带联动”+“六镇协同”。其中“两城”分别是以中法生态城为主的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低碳示范于一体的生态之城,以及以蔡甸经济开发区为主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新城。
“三带”则是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打造318国道三产融合示范带;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围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汉江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
六镇分别是侏儒山红色农旅小镇;永安九真文化小镇;索河生态旅游名镇;玉贤国家园艺小镇;消泗国际湿地小镇;桐湖现代农业小镇。
可以说,蔡甸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分得明明白白,特别是生态这一块,如果做好了,可以使得蔡甸西部大面积城镇走向旅游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中法生态城向北与东西湖进行产业交流,常福向东和经开合作,蔡甸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
奋起直追,蔡甸不曾放弃
看到这,肯定有人会说,蔡甸也开始画饼子了,但是有规划总比没有规划好,况且蔡甸的规划都在一步步的落实。
比如中法生态城,虽然确实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那边没有停滞不前。去年,中法生态城完成投资93.6亿元,高罗河一期、香河生态廊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全面建成。全年新增注册企业490户,增长22%。而最近,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综合管廊工程主体结构全线贯通,这一切都说明,中法生态城一直在发展。
再比如生态旅游建设方面,蔡甸这几年做得也不错,除了大家熟知的花博会,近年来蔡甸开发了嵩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嵩阳寺景区、香草花田景区、嵩阳小镇改造带、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金龙水寨、荷花长廊、武汉动物王国、官塘鲟鱼产业园、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吴运铎纪念馆、玉贤园艺小镇等多处景点。
所以,蔡甸不曾放弃,只是一步一步的努力地靠自己在发展,而那些你以为没进展的项目,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而言,相较其他几个郊区,蔡甸GDP确实很难拿得出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蔡甸就没有出路了,也不意味着蔡甸就一定比其他地区差,蔡甸也许在GDP上托了后腿,但也在积极寻求发展,也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